中国空军的歼-20战机悄无声息地飞越对马海峡,美日韩三国先进雷达竟无一察觉!这一消息在国际上激起千层浪,特别是印度媒体更是借机狠狠打了美国一记耳光。想想前不久特朗普还公开宣称"巴基斯坦击落5架印度战机",这下可好,轮到美国自己的"金身"被打破了。一时间,东亚战略格局暗流涌动,各国媒体和军事专家纷纷对此事件展开热议。
7月底的一个普通日子,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——中国空军"王海大队"驾驶歼-20战斗机成功飞越对马海峡和巴士海峡,参与台海战巡任务。这则看似平常的报道里藏着一个惊人事实:全程无人发现!
"全世界防空系统最密集的地方之一",这可不是随便说说。对马海峡周边布满了日本的28部J/FPS系列雷达、韩国的4部TPS-830K雷达,还有美军引以为傲的2部AN/TPY-2反导雷达。这些雷达号称能探测到一只飞鸟,可面对中国的歼-20,却集体"失明"了。
印度媒体迅速跟进报道,《欧亚时报》和《印度斯坦时报》的标题直接就是一记耳光:"中国的歼-20'避开'萨德系统,到达对马海峡;强大的龙是否智取了强大的美国雷达?"言下之意不言而喻:美国给盟友提供的防空"保护伞",压根不顶用!
更打脸的是,日韩官方竟然也"认怂"了。韩国《中央日报》报道,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承认"未监测到歼-20飞行"。日本《每日新闻》也分析称,日本自卫队和美军雷达均未捕捉到歼-20信号。这跟2017年中国轰-6K穿越对马海峡时,日本自卫队立马出动F-15J全程"跟拍"的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报告更是火上浇油,称歼-20的隐身性能(雷达反射截面积仅0.001平方米)已经超越F-35,甚至接近F-22的水平。不仅如此,歼-20的"三面阵"有源相控阵雷达可在300公里外锁定F-35,而F-35的雷达对歼-20的探测距离却不足150公里。这还怎么打?
其实,这不是美军"萨德"防空反导系统第一次翻车。今年6月,以色列和伊朗的12天战争中,美军部署在以色列境内的"萨德"系统对伊朗弹道导弹的拦截率不足30%,导致以色列境内大量能源设施和军事目标被炸得七零八落。
这次歼-20事件对印度的影响尤为深远。要知道,5月初印巴空战中,巴基斯坦的歼-10CE战机可是一口气击落了5架印度战机(包括3架"阵风")。当时特朗普大嘴巴一说,印度军方和莫迪政府就被国内骂得狗血淋头。如今歼-20又给美国"添堵",印度《经济时报》社论直言不讳:"美国军事保护不可靠",莫迪政府支持率因此下降了7个百分点。
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的报告更是直击要害:歼-20常态化前出对马海峡,标志着中国已具备"两小时内瘫痪驻日美军核心节点"的能力。歼-20可携带6枚霹雳-15导弹(射程200公里),配合空警-500预警机,在日本海上空形成"不可穿透的火力圈"。
歼-20穿越对马海峡的事件,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军事演习,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略博弈。这意味着中国空军首次实现对日本海、鄂霍次克海的常态化覆盖,直接将战略防线向东推进1000公里,威胁到美军在远东的两大空军基地。
这次事件也在美日韩同盟中砸开了一道裂缝。韩国民调显示,62%的韩国民众认为"美日韩联合防空体系需要彻底改革",而71%的日本受访者对"自卫队反隐身能力"失去了信心。这种信任危机很可能会影响到美日韩《三边情报共享协定》的推进。
对印度来说,这更是雪上加霜。特朗普爆料"巴基斯坦击落5架印度战机"就已经让莫迪政府颜面扫地,现在又看到美国自己的防空系统形同虚设,还怎么指望美国来"制衡中国"?难怪印度专家拉贾·莫汉会说:"美国在印太的军事承诺正被技术现实瓦解。"
回望历史,每一次军事技术的重大突破都会带来战略格局的深刻变革。从一战时的坦克,到二战的雷达,再到冷战时的核武器,如今歼-20的隐身突防能力或许会成为又一个历史拐点。在这个信息化战争的时代,谁掌握了技术制高点,谁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。
透过歼-20飞越对马海峡这件事,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中国军事实力的提升,更是世界军事力量对比的悄然变化。这个世界,正在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发生改变。
广东股票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