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邓咏仪
编辑|苏建勋
《智能涌现》独家获悉,钉钉近期成立了一个新业务线——行业专属模型,并作为独立团队存在,向钉钉 CTO 朱鸿汇报。
这也是钉钉创始人无招回归后,钉钉在 AI 战略推进中的重要动作。
一位知情人士对《智能涌现》表示,"团队成立后,目前钉钉已经与多家行业客户接触,目前已有几个行业 / 企业专属模型在推进中。"
自 4 月重返钉钉后,无招将产品体验和 AI 创新作为首要优先级。此前,《智能涌现》曾独家报道,从 4 月开始,钉钉就经历了一场整改——覆盖范围很广,从产品设计、排查,到整改,无招都在一线深度参与。
从 ChatGPT 爆火后,钉钉已经完成了大模型基础能力的接入。2023 年 8 月,钉钉就已经将智能化底座 ( AI PaaS ) 开放给生态伙伴和客户,鼓励合作伙伴利用大模型重新打造产品;再到 2024 年 1 月发布的 AI 助理,具备感知、记忆、规划和行动能力,能够跨应用程序执行任务。
根据钉钉此前披露的数字,钉钉目前企业组织数超过 2500 万,其中有超 220 万家企业在钉钉使用 AI,覆盖制造、医疗、金融、零售等 20 个一级行业。
成立行业专属模型团队,是大模型在技术、产品化之后,继续在企业侧落地的体现。
企业 AI 落地的挑战并不小。一方面,大多数企业、尤其是中小企业虽然对 AI 有强烈需求,但普遍缺乏专业的技术团队和数据处理能力;另一方面,通用大模型虽然功能强大,但难以满足垂直行业的专业需求,需要针对特定场景进行深度定制和优化。
《智能涌现》了解到,钉钉的行业专属模型团队,主要面向钉钉平台上的企业客户、第三方合作伙伴。比如,对于没有充足 AI 人才资源的中小企业客户,钉钉会提供全流程的模型训练和数据工程服务,包括前端的数据打标、清洗到模型的调优,都由钉钉团队完成。
与面向开发者的阿里云旗下百炼等平台相比,钉钉行业专属模型会更贴近业务场景。"行业专属模型是由钉钉和企业中懂业务、懂行业的业务人员共创,将行业 know-how 沉淀下来,让企业客户能够更快、更好地用上模型。"一位钉钉人士对 36 氪表示。
目前,钉钉已经在行业专属模型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。在 7 月发布的豆蔻妇科大模型,其实是钉钉平台上成功落地的第一个垂类专属大模型。其作为医疗领域的垂类模型,可将妇科六大症状的诊断准确率,从 77.1% 提升到 90.2%。
在推动行业专属模型的同时,钉钉也在加速完成 AI 生态的闭环,另一个新动作是对应用市场进行改版。
Agent 已经是 2025 年大厂竞争的"明牌"。从 2024 年开始,大厂们已经推出了包括阿里云百炼、字节跳动扣子 ( Coze ) 、百度文心智能体、腾讯元器等 Agent 平台。
钉钉也在 2024 年 4 月上线了 AI Agent Store。《智能涌现》了解到,无招回归钉钉后,一个重要工作也是重新构造 Agent 市场的逻辑。
除了应用推荐方式大变之外,钉钉未来会在 Agent 市场上再发力,开放能力给更多的 ISV 和企业,帮助企业打造 Agent 应用,并通过钉钉实现商业化闭环,打通整个 Agent 应用生态。
欢迎交流
欢迎关注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"智能涌现",作者:邓咏仪,36 氪经授权发布。
广东股票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